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刘浩)随着消费者因生活压力等因素造成白发的纯植物产生和增多,染发剂成为众多消费者的上海市消常用消费品,许多商家推出的保委染发产品打出“植物”“天然”的概念。近日,测试纯天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染发剂比较试验结果,款染靠谱结果显示,发剂4款样品的纯植物染发成分含量超标,多数宣称“植物”“天然”概念的上海市消样品均含有化学染发剂成分,部分样品标签标示错标或漏标。保委
本次比较试验通过药妆店、测试纯天商场超市、款染靠谱电商平台等渠道购买了41款染发剂,发剂其中10款采自COCO KARA FINE、纯植物万宁等实体店,上海市消31款采自天猫、保委小红书等电商平台(包括10款采自跨境电商的样品)。样品涵盖温雅、章华等国产品牌,也包括TIGI(体吉)、呂等进口品牌,价格从29元到399元不等。
本次比较试验主要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和《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的要求,对重金属、32种常用染发成分、标签标示等进行了测试和核查。此外,针对近年来倍受消费者追捧的植物染发剂,本次试验对相关样品的宣称和实测结果进行了比对。
4款样品染发成分含量超标
染发剂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我国化妆法规中对染发剂成分有明确限量规定。染料可以改变头发颜色,但如果含量超标,则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每种染发成分的最大允许浓度。
本次比较试验对32种常用染发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4款样品的苯基甲基吡唑啉酮含量超标。
苯基甲基吡唑啉酮含量超标的样品
7款标注“纯植物”“纯天然”样品检出化学成分
比较试验所涉41款样品中,33款样品不同程度地宣传“植物”概念,内容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宣传产品添加了植物成分但本质上依旧是化学染发剂,另一类则是宣称是“纯植物”“纯天然”的染发剂。试验中有10款采自电商平台的样品网页宣称“纯植物”“纯天然”。
经检测发现, 除了3款样品未查出化学成分外,其余30款样品均检出化学成分,其中7款样品宣称“纯植物”“纯天然”,与未作相关宣称的其他样品相比,在成分上并无明显差异。
宣称“纯植物”“纯天然”,但检出化学成分的样品
7款样品标签标示错标或漏标
染发剂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国家强制性标准《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中规定,应在包装上标注产品全部成分,以方便消费者在出现过敏时可及时甄别过敏源。
本次比较试验对样品的标签进行了核查,结果显示,除去10款采自跨境电商的样品无中文标示外,其余31款样品中, 7款样品存在标签标示错标或漏标的问题。
标签标示漏标或错标的样品
消费提示
理性选购 莫轻信宣传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染发剂时,要擦亮眼睛:
仔细查看包装标签。染发剂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购买时除了要查看包装上是否有制造者名称、地址等常规信息外,还应查看有无标注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批准文号,即“国妆特字”。易敏人群还需特别留意包装上的成分标签。
理性看待商品宣传。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注意区分“含植物成分”和“纯植物”这两种宣传。宣称“含植物成分”的染发剂本质上和传统化学染发剂没有太大的区别。目前我国并没有一款“纯植物”审批成功,无论何种染发剂,都应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染发剂安全与否要根据染发剂的使用频率、剂量和自身体质等综合考虑。
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染发次数不宜过多,两次染发间隔时间半年以上。在使用新的染发产品时,须按说明书进行过敏测试,若无异常反应方可使用。过敏体质、头皮有伤口、患慢性病、近期预备生育的夫妻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染发。
责任编辑:24【山河遗珍】光明日报记者 丁艳 光明日报通讯员 席瑞娜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地处黄河故道,县城道口古镇依永济渠古运河而生,有“小天津”之称。在这里,黄河文明和运河文化相互浸润,交相辉映,孕育了许多丰富多彩的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3月8日,第29届法语活动月华南地区新闻发布会和开幕式 在广州大剧院举行。本届“法语活动月”主题为“法语世界,‘她’样精彩”,音乐人尚雯婕受邀担任2025年 ...
图①:三件“镇馆之宝”。金凯华摄图②:歌舞剧《陌上花开》海报。杭州歌剧舞剧院供图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功臣山下,林木葱郁,碧水潺潺。坐落在这里的吴越文化博物馆,位于临安博物馆主体展馆北侧,是全国首个吴越国 ...
4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市场监管局集中力量针对大型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价格收费等市场领域,深入排查管控风险,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截至目前,执法人员检查大型餐饮服务经营主体8家,发现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三体》的粉丝们,将有越来越多机会在线下沉浸式体验到科幻的魅力。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中国科幻大会上,三体宇宙三体IP全球独家版权方和运营方——记者注)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由中华商标协会联合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名牌》杂志社、中国酒业协会等十余家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机构、新闻媒体,共同起草制定的 ...